营业场所的选定
在业种与业态之间的抉择,也可称之为市场定位策略,包括了商圈调查研究与消费轮廓调查研究两大方向,拟订出餐厅在目标市场上的定位、特性、差异化,设定顾客年龄层、经济与消费能力,并须强调欲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。
在投入市场之初,必须先界定将要销售的产品在众多同级商品中的影响程度,消费者对此商品的反应及接受度如何,初步确定营业的方式,以及在店内用餐或是外带、外送的比率如何等。
在国家法令方面,也应考虑开设餐厅营业的合法性,如以第二商业区为优先考虑,可否申请或变更营业执照等等。
现将营业场所选定的基本程序,概略分述如下。
1营业领域的预测
(1)搜寻营业区内的各项市场资料。
(2)研究经营方针与业绩来源。
(3)调查商圈内竞争同业的投资现况与成效。
(4)筛选出适合开店的地理位置与地点。
(5)编撰评估分析报告作为依据。
2研究商圈
(1)收集商圈内的人口资料、各型店面资料、消费支出资料、学生资料与该区域内的房屋中介业的资料等。
(2)以徒步、开车等方式,绕行5~8分钟的商圈范围,找出对店面有建设性、竞争性、互利性的单位、经营者等资料。
(3)利用地图制作商圈分析图,标示各街廊的使用分区,检测其人口密度、交通方式与交通流量等。
3市场占有率的分析
(1)商用不动产的评估。
(2)就使用分区,进行调查有利位置的租金及涨幅情形。
(3)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年数(屋龄)、外观结构、面积、楼层。
(4)不动产产权调查,细查债权与抵押之状况。
(5)店址景气预测,与国家建设的正反面影响评估。
(6)初订合理租金及售价定位。
4产能分析
(1)现场勘验及初订营业额。
(2)单位面积效益分析及租金、营业额支持能力的研究。
(3)损益平衡分析与成本架构的反推。
5开店定位
(1)研讨地点的合适规划方式与广告手法。
(2)决定营业场所的工期与协调问题。
(3)与各相关执行部门协商店面定位的可行性。
(4)预测开店前后的市场促销策略。
定位计划的拟订中,仍应按商圈分析图进行面对面访谈及调查,试图找寻目前的消费倾向,作为开店策略的参考。
餐饮企业市场准入管理的突出特点
1工作内容极为复杂
餐饮店的市场准入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投资创意的提出、店址的选择、场地使用合同的签订到建设方案的设计、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制定、建筑施工的管理、设备用品的选购,再到组织结构的设计、员工的招聘培训、开业剪彩等。而且这些工作有的任务清楚、目标明确,有的杂乱、琐碎。很多工作又必须交叉进行、限期完成。因此,要做好餐饮企业的市场准入管理,必须加强计划性、条理性。
2涉及范围极为广泛
(1)餐饮店的市场准入管理,从技术层面来看,它涉及投资创意、市场调查、规划设计、可行性分析、建筑施工管理、餐厅装修改造、开业筹划等一系列的工作,其专业技术性较强。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各项专业技术,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。
(2)从工作协调来看,餐饮店的市场准入管理涉及投资人、土地和房产的所有者、市政工程,包括水、电、燃料、污水处理等管理部门,餐饮行业管理部门,以及相关的工商、税务、消防、安全、食品卫生、食品检疫等管理部门。只有正确处理同这些部门和人员的关系,才能保证餐饮企业市场准入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准时完成。
(3)从经济角度来看,餐饮店的市场准入管理涉及建筑投资、资金预算、投入产出分析、资金使用与控制、投资效益分析、投资回收期预测等一系列问题,只有掌握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管理知识、定量定性分析方法,才能做好市场准入管理,保证企业成功打入市场,获得优良经济效益。
3工作上的不可预测性
(1)餐饮店市场准入管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面向未来,以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为基础的。餐饮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,要想准确把握未来,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,必然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。
(2)不可预测性主要表现在市场调查、市场预测、市场竞争分析,以及目标市场确定与规划建设中的资金投入、资金消耗的合理程度。规划建设的前期投入和企业开业后可能和能够实现的餐位利用率、接待人次、人均消费、营业收入之间的合理比例。
(3)因此,只有认真、细致地做好投入产出分析和市场预测分析,才能预防和降低风险损失,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。